
發布時間:2020-09-25 出處:福瑞科技 瀏覽:2548
2019年6月22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南京人口國際培訓中心主辦,南京伊美德兒醫學研究中心協辦的“產后康復能力建設項目啟動會暨產后康復學科帶頭人培訓班”在南京順利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名醫護人員共聚一堂,分享產后整體康復技術運營及管理經驗。授課專家們以熱情積極的工作作風、嚴謹的治學態度、扎實的專業技術深深影響著每一位參會人員。 項目啟動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南京人口國際培訓中心產后康復研究中心主任范健教授宣讀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南京人口國際培訓中心關于成立產后康復能力建設項目的函》,并對項目進行了深入的解讀。 產后康復能力建設項目旨在構建科學合理長效的人才隊伍培養機制,提高產后康復學科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與專業技能,從而讓廣大孕產婦獲得安全有效的產后康復診療服務,以促進產后康復學科可持續性發展。 產后康復學科帶頭人培養是產后康復能力建設項目的實施內容之一。
張運平教授從專業的角度剖析產后整體康復技術及學科的建設與發展,引導學員深刻理解產后整體康復的先進理念及內涵,以先進理念為思想主導,以內涵為目標去打造專業性的、現代化的產后整體康復技術中心。
范健教授圍繞產后康復領域的科研與創新與大家進行探討,給予學員極大啟發。通過產后康復領域科研工作的開展,提煉規律,并轉化為科研成果,提高學科影響力、提升自我競爭力,讓產后康復學科得到長久和穩步發展。
繆琴老師作為我國為數不多的IBCLC(國際泌乳顧問),積累了豐富的臨床泌乳指導經驗。其針對乳房的解剖、泌乳的原理,乳腺炎的病理、分型、診斷及處理措施等方面為學員們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至今她依然扎根臨床,對產婦進行乳腺康復治療及泌乳指導,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結合案例的講解讓課程更加生動,也讓學員收獲滿滿。
產后腹直肌分離是產婦常見問題,核心肌群力量的減弱直接影響女性產后生活質量,此病癥在產后康復領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醫務人員重視。 何老師從產后腹直肌的生理和病理解剖、病因、評估、診斷、物理因子治療及手術治療等方面對腹直肌分離癥作了系統和細致的講解。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是主要由于女性懷孕及分娩因素導致的盆底支持系統功能損傷所致病癥,如壓力性尿失禁、盆腔臟器脫垂、慢性盆腔痛、性功能障礙等。憑著對女性盆底解剖精確的掌握,喻主任在診斷和治療女性盆底痛方面有諸多療效極佳的案例,并分享給學員。
細致的管理、文化的建設、靈活多變的工作方法讓學員耳目一新。管理的最有效方法在于團隊保持思想一致。行動一致并不代表思想一致,但思想一致一定是行動一致,力往一處使,最終的結果是推動中心的發展。
范教授還為我們帶來了團隊近一年辛苦工作的成果:《醫院乳腺按摩標準化流程》,這種理念正是本學科現階段急需強化的,產后康復中心工作流程的標準化就是我們現階段產后康復中心的重點目標之一。
吳主任從宏觀的角度引導學員如何規范產后康復中心建設及管理,并結合本院實例進行生動地講解。
沈主任講述了產后康復工作中所應用的物理因子:聲、光、電、磁等作用機理及生物效應,這些理論依據對從事產后康復工作人員起著重要的實踐指導作用。
周主任對盆底康復診療規范及相關理論作了細致和深入的總結和歸納,并分享自己的經驗體會,和一種求實、嚴謹、不厭其煩的工作態度。 培訓班尾聲,進入“產后康復能力建設項目”師資庫成員授予聘書環節。接過聘書即承接使命,希望我們的師資庫成員用積極、求實、嚴謹的態度,開展產后康復技術實踐活動、規范操作及管理。同時,積極開展產后康復學科研工作,細心觀察、尋找規律、總結成果;參與產后康復理論體系的建立,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促進產后康復學科的發展。
打開微信“掃一掃”
添加關注 了解更多